当前位置:首页 > 工作动态

机构动态

志愿精神救中国

 

徐永光

    不久前,笔者在“新华网评”发表的《有私奉献是志愿精神的原动力》一文,得到不少朋友的首肯。有朋友送我一句话:“无往不复,天地际也”,引自《周易·小象》,意思是事物没有只往不返、只去不回的,这是天地间的规则。民间环保人士、北京“地球村”创始人廖晓义也给了我两句话:“我身上什么美德被人估计过高了?就是‘自我牺胜。我所有的付出都在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,没有牺牲自我啊!”
    
廖女士说得是,志愿精神肯定是有回报的,这个回报当然不是柴米油盐醋这些有形之物,而是得到精神价值的回报。在物欲横流、许多人为金钱权欲之私急红了眼、打破了头的当下社会,这种通过奉献社会、服务他人来追求精神回报的“私”不是多了,而是少了。如果人们一心只想着发财,连助人为乐的“快乐”都不屑了,连人世间的廉耻荣辱都不顾了,这个社会还成什么样子?
    
《新京报》曾报道,在去年北京最炎热的一天下午,一位年过七旬的老太太病倒在北京火车站广场上,呻吟呼救。围观群众成百上千,没有一个人施以援手,没有一个人报警或报告医院来抢救。老人就在众人冷漠的眼光下挣扎了3个多小时后死去。当事后记者赶到现场,问围观群众为何连举手之劳的电话报警都不干时?众口一词的回答是:“我们赶路”,“我们忙”。事不关己、麻木不仁,见死不救竟然成了一种“集体无意识”。一提起这事,我都恨不得扇自己两个嘴巴子——为自己的同类感到羞耻!

    
早在2500年前,孟子就断言“恻隐之心,人皆有之”,当代心理学把它解释为“同情利他主义”。这种基于人性的利人不害己行为,在今天却被光天化日之下的北京火车站广场上的国人丢失了。当耶酥还没有出世,我们的先人就提出了“仁者爱人”(孔子)、“老吾老以及人之老,幼吾幼以及人之幼”(孟子)、“勿以善小而不为,勿以恶小而为之”(刘备),这些体现人类博爱精神、普世道德的思想和主张,也被我们丢得差不多了。
 
    
我们正处在改革转型期。由于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的作用,政府的权力、资源和承担的责任过于集中,使得公民互助、志愿服务一度没有了市场,公民意识、志愿精神也就自然淡薄;由于经历了几代人对传统文化的批判,过后是“文革”制造的“神圣”走下了神坛,现在又面对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,不少人理想信念破灭,生活目标迷失,“穷”凶极恶,奋勇向“钱”,见利忘义,损人利己,不以为耻,反以为荣。

    
胡锦涛总书记提出“八荣八耻”的社会主义荣辱观,不啻是一剂拯救中国人灵魂的猛药,振聋发聩,切中要害。一切有良知的中国人也意识到,中国要强大,必须坚持市场经济改革的方向,强调效率优先,不能走回头路;但是中国人如果只追求金钱物质,丢掉了道德价值,后果也不堪设想。春秋时期治国名臣管仲说:“仓廪实而知礼节,衣食足而知荣辱”,是讲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;又说:“礼仪廉耻,国之四维;四维不张,国乃灭亡”,是讲一个国家精神文明的衰败有亡国之虞。实乃警世危言!

    
笔者从事民间非营利组织近20年,切实感受到弘扬志愿精神在社会道德重建上的巨大功能。志愿者在自愿为他人、为社会奉献自己的金钱、物资、时间和知识的时候,也在净化社会风气,净化自己的灵魂,拨亮心灵的明灯。尽管志愿服务创造的GDP十分有限(譬如希望工程捐款总额30亿人民币,光算钱只够在上海修4公里地铁),但它给社会带来精神、道德、文化的影响远不是金钱所能计量的;它推动人和人之间建立互助、互爱、互信、互利的和谐社会关系,这也是难以估量的“社会资本”。

    
在谈志愿精神是有私奉献时,笔者就定了“志愿精神救中国”这个姊妹篇的命题。开始担心下笔过重,行文至此,已经理直气壮,可以喊出“志愿者快快行动起来,救人心,救中国”的口号了。